六十年北一 歷史正在創(chuàng)造中
2009-05-15 16:11:35

秉承著“做用戶的工藝師,做裝備工業(yè)的脊梁”的理念,一系列合資合作和技術創(chuàng)新讓北一不斷創(chuàng)造著歷史。“最近幾年,北一的變化特別大,我們不斷向高端進發(fā),致力于發(fā)展超大規(guī)格、超大承重、超高技術、專機功能等復合化的高檔數控機床,與進口產品競爭,提供國家建設急需的裝備。”在北京第一機床廠副廠長鄒春生看來,北一的歷史永遠在創(chuàng)造當中,盡管過去是那么輝煌,那么令人驕傲。與共和國同齡的北京第一機床廠,六十年來為國民經濟各行業(yè)提供了各種類型的升降銑床、床身式銑床、圓工作臺銑床、數控鏜銑機床、立臥式加工中心、數控鉆削中心以及重型、超重型的數控龍門鏜銑床、龍門加工中心、裝配生產線、專用機床、汽車裝配線和地質工程鉆機等機械設備,產品暢銷國內外、遠銷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相對于北一輝煌的過去,人們更關心這個民族工業(yè)驕子的現在,在全球經濟前景一片黯淡之際,以“為股東創(chuàng)造持久的高回報,為員工贏得社會尊重”為使命的北一,已經拿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:2008年北一實現銷售收入27.7億元,利潤達4億以上,同比增長50%。自2005年以來,北一大力調整產品結構,在產品數量下降的同時,其產值大幅提升,北一低端普通機床產品只占到目前銷售收入的10%,所以受金融危機影響并不大;北一近年來著力向大型化、重型化、高端產品發(fā)展,從2003年到現在,北一的重型機床產品每年以50%的速度增長,今年預計增速保持在40%以上。鄒廠長表示,公司今年計劃與去年持平,力爭略有提高,產品出口預計達到800萬美元。
產品優(yōu)勢來源于技術的優(yōu)勢。北一的突出特點就是專注,他們專注于高端機床產品的開發(fā),專注于高技術、高技能人才的培養(yǎng)。北一長期以來為各制造行業(yè)提供基礎設備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他們不斷進行技術改進,根據用戶所要加工的零件進行工時工藝分析、加工工藝設計,按照所選定的機床配備相應的夾具與刀具、數控程序編制、加工結果檢測方法制定等一整套與用戶所購主機相適用的配套技術,使用戶購買產品后能立即投入使用。除了“交鑰匙”的服務,北一還提供專用機床的設計制造、成套生產線工程、數控編程技術服務、舊設備大修與改造、CIMS軟件產品與服務,以及各種非標工具設計與制造等服務,這些無不需要強大的技術作為支撐。與國內企業(yè)相比,北一的產品精度高,剛性好,這在用戶中間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口碑。
北一與德國、日本一些企業(yè)的合作,直接帶來了產品研發(fā)設計方面的進步。“我們將合作視為一個對高端技術全面吸收的過程,在北一近年來的發(fā)展中,得到多家國際合作伙伴的支持,技術來源的高端化是我們快速發(fā)展的重要原因。”鄒廠長認為北一的購并合作是十分成功的,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北一并不是簡單地獲得高端技術的設計圖紙,而是將技術人員、操作人員派往對方的企業(yè)當中,直接參與了設計、生產,這使得北一自身研發(fā)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。
CIMT2009上展出的BVTM 5500立式銑車復合加工中心是北一近年進軍高端市場的代表之作,BVTM 5500立式銑車復合加工中心為大型車銑復合加工中心,是技術引進、吸收與消化的典型實例。工作臺進給采用靜壓導軌,承載能力大,剛性好,精度高,速度快。高速、高精度、大扭拒、具有C軸功能,可以實現兩檔變速,高速車削,低速精密銑削復合功能。“北一搬遷新址之后,我們的生產能力不斷增強,特別是新近安裝了一些超大型的起吊設施,使我們單件的起重量超過一百噸,加工能力大大提高。當初很多業(yè)內人士對BVTM 5500的銷售前景并不看好,但是事實證明,金融危機以來國內很多用戶也在調整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北一的這種設備成了他們參與市場競爭的利器,我們的高端設備性能不落后于國外同類產品,在價格上則優(yōu)勢明顯。”站在BVTM 5500立式銑車復合加工中心旁邊,鄒廠長興奮之情溢于言表,據了解,北一展會前已陸續(xù)接到來自國外的類似于BVTM 5500訂單23臺,這款機床適合核電、航空等行業(yè)高端軸承的加工,對國內用戶來說,同樣具有不可比擬的性價比優(yōu)勢,特別是政府拉動內需,一批大項目的啟動讓此類設備前景十分看好。
北一新廠區(qū)距北京新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只有一箭之遙,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(yōu)勢,北一在CIMT2009期間開辟了第二展區(qū),他們免費接送客戶去工廠參觀,很多新客戶得以走進北一。整潔的廠房、先進的設備和技術、高水平的現場管理,大家對這個搬遷新建后的工業(yè)企業(yè)有了全新的認識,對正在創(chuàng)造未來的北一有了更大的期待。
中國半個多世紀的傳奇樂章中,從不缺乏行業(yè)領先的風范大家,他們不是僥幸成功,不是曇花一現,而是民族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基石和旗幟,深深烙印在中國機床發(fā)展史上的“北一制造”,歷經六十年的風雨和考驗,如今已升華為一種超越時代的北一精神。北一的過去,為騰飛奠定了基礎;北一的現在,為傳奇添加著腳注;北一的未來,將為振興民族工業(yè)再創(chuàng)輝煌!